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凡人微光丨闫哲:卷里春秋守初心,惟精惟一护法衡

发布时间:2025-06-20 09:21:37


    2008年,闫哲满怀对法律事业的憧憬走进法院,从事民事审判书记员工作,并从此深耕于审判辅助一线。17年来,她穿梭于审判法庭、办公室与调解室之间,用分秒必争的庭审记录、严谨无误的排期送达、细致入微的案卷整理默默守护着公平正义,用青春与热忱书写了平凡岗位上的不凡篇章。

    上班伊始,面对头绪纷繁的书记员工作也曾不知所措,是老庭长的鼓励和当事人的信任给了她勇气,用抽丝剥茧般的耐心与韧性,化压力为动力,逐渐成为书记员岗位上的行家里手。17年时光荏苒,她亲历了法庭的变迁,也见证着法治的进步。上千册案卷、成百万细致完整的笔录见证着她的初心:“小岗位、大责任”。她认真梳理每一起案件的材料,对每一份法律文书认真准确校对,这看似机械的操作,实则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个法律术语,每一个案件细节都须准确无误,因为每一份文书不仅是案件的记录,更是司法公正的直观体现。面对当事人的反复询问,她总是耐心解答,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法律程序,让司法有力度,更有温度。如今,她已不仅仅是办案法官和法官助理心中最可靠的好搭档,更是保障审判团队高效优质运转的“隐形齿轮”。

    17年间,闫哲也从青春女孩成长为妻子和母亲,哄好依依不舍的幼儿后匆匆赶去法庭开庭、接到加班任务时放弃和家人一起出游折返单位是她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的场景。但她始终无怨无悔,更是用家人般的温情对待每一个当事人。

    年迈的毛大娘因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在法庭提起诉讼,开庭时,老人因听力不好,始终无法听清法官的问话,急得流下了眼泪。闫哲一边安慰老人让她别着急,一边想办法。经过沟通,得知老人识字,便拿着笔录纸走到老人身边蹲下,把法官的问话一句句写在纸上让老人看,使庭审得以顺利进行。离开法庭时,老人握着闫哲的手久久不放,并再三表示感谢。

    书记员的工作平凡且琐碎,却关乎司法程序的生命线。一次,根据原告提供的信息,始终无法找到被告,案件送达陷入僵局。闫哲通过系统反复查询也未能找到线索,她没有轻言放弃,而是又到公安户籍科和出入境管理处查询,最终查到被告出国务工的信息,她及时将该信息告知原告和代理人,通过耐心释明,最终原告决定撤诉,待被告回国后再提起诉讼。为核实当事人信息,她曾一天拨打几十通电话;为上诉案件及时流转,她连续加班一周将数百页资料分类编码,装订成六大册卷宗;为提高记录效率,她勤练打字速度与准确率,庭审笔录既精练又详实。她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次庭审已至夜间,仍耐心与当事人一起校对笔录,不厌其烦…

    秉笔书春秋,俯身筑法基。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意气风发的豪情,但闫哲深知,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是一段人生故事,都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她愿意做司法事业道路上那个平凡但坚持的追光者,不断朝着公平正义的方向努力奔跑。

责任编辑:马蓓蓓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